伊朗石油部發(fā)言人尼克扎德·拉赫巴爾表示,由于不愿推進南帕爾斯天然氣田開發(fā)項目,中石油在該項目的合同“很可能被停止”。對此,《國際金融報》記者昨日致電中石油集團公司,但截至發(fā)稿,尚沒有得到實質性信息。
合同或取消
資料顯示,南帕斯氣田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氣田,儲量約占伊朗總儲量28萬億立方米的一半。2009年,中石油與伊朗簽署了價值約47億美元的合約,取代法國道達爾石油公司,與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和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之后退出)共同成為南帕斯氣田第11階段工程的作業(yè)者。
據媒體報道,對于南帕爾斯天然氣田項目,中石油最初的規(guī)劃是“承諾2009年起每年購買這一天然氣項目400萬噸LNG,為期25-30年;同時,可獲得11區(qū)塊服務合同25%的權益和LNG液化廠項目12.5%權益”。
但取得合同至今,中石油在該項目中的進展似乎并不大。今年7月,伊朗國內媒體就一直在傳中石油退出該項目的消息。比如,伊朗邁赫爾通訊社援引伊朗石油部的消息稱,“中石油負責開發(fā)的南帕斯氣田已延誤1130多天,迄今還沒有開始平整土地及打樁,并且中石油已將南帕斯氣田項目的全部工人撤走。”
昨日,拉赫巴爾再次對外界說:“由于中方缺乏意愿,開發(fā)第11區(qū)塊的合同很可能會被取消。”
拉赫巴爾稱:“據伊朗石油部長羅斯塔姆·加塞米的指令,未來開發(fā)第11區(qū)塊海上部分的任務將交給伊朗國內公司承擔,包括設計、安裝及海上平臺、海底管道和氣井鉆探的管理工作。”
因地緣政治還是商業(yè)利益
能源專家林伯強多次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中國企業(yè)進行海外油氣作業(yè),要充分考慮到地緣政治風險,以避免項目及公司自身的利益受損。
對此,業(yè)內猜測,中石油進展緩慢的原因很可能是伊朗當地的地緣政治風險。目前,伊朗的局勢仍不完全樂觀。今年7月1日開始,美國和歐盟開始禁運伊朗石油,并施壓各國在伊朗的石油公司,甚至,還一度要求本國的航運保險公司不能為運送伊朗原油的船只投保。對此,伊朗則有意無意地多次傳出封鎖全球原油重要的運輸通道霍爾木茲海峽的消息。
事實上,拉赫巴爾昨日也坦言,“中國公司(中石油)說,南帕爾斯天然氣田第11區(qū)塊的開發(fā)風險極高,尤其是海上部分。”
但今年9月底,財新網(微博)曾報道,中石油撤出南帕斯氣田根本原因“還是出于商業(yè)上的衡量,而不是此前外界認為的戰(zhàn)爭風險”。
財新網當時稱,伊朗政府1997年底對42個油氣區(qū)塊進行公開招標時首次推出回購合同模式,在回購合同模式下,“中石油做總承包,按合同約定先期投入建設油氣田,達到伊朗方面的標準后才能收回投資,且后期油氣田收入與中石油無關”。
不過,即使真的撤出南帕爾斯天然氣田,也不意味著中石油不會再在伊朗進行投資。拉赫巴爾對媒體說,“伊朗將很快把另一塊開發(fā)風險較低的氣田交給中方開發(fā)。”而早前的9月8日至12日,中石油集團公司總經理周吉平也在伊朗會見了加塞米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總裁加拉巴尼。